恒大投資1200億在沈陽建設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
6月15日沈陽市人民政府與恒大集團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沈陽舉行,根據協議,雙方將圍繞多個領域開展廣泛深入合作。恒大集團投資1200億在沈陽建設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等項目,助力沈陽建設國家汽車產業中心。其中恒大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生產基地將落戶渾南區,輪轂電機研發生產基地及動力電池超級工廠將落戶鐵西區。
恒大
這5個項目!
(一)由恒大國能新能源汽車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恒大國能新能源汽車項目。
(二)由恒大動力科技集團投資建設的恒大輪轂電機項目。
(三)由恒大新能源科技集團投資建設的恒大新能源電池項目。
(四)由恒大旅游集團投資建設的恒大水世界項目。
(五)由恒大健康產業集團投資建設的恒大養生谷項目。
作為此次戰略合作的一大亮點
恒大集團將依托沈陽市堅實的
裝備制造業基礎、雄厚的零部件配套能力
和較為完備的汽車產業體系,
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
這將更好助力沈陽汽車工業升級
和遼寧全面振興發展。
作為我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沈陽為什么能吸引到新能源汽車巨頭的如此關注并紛紛投資布局?
沈陽擁有雄厚的制造業基礎和產業集群優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沈陽已聚集了包括華晨中華、華晨寶馬、上通北盛、華晨金杯車輛、華晨雷諾金杯五大整車企業,包括航天三菱發動機在內等23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擁有堅實的裝備制造業基礎、雄厚的零部件配套能力和完備的汽車產業體系。
同時,發展汽車產業多次被納入沈陽城市發展戰略之中,按照規劃,沈陽市計劃到2023年,沈陽汽車年產量要超過150萬輛,汽車產業產值超過5000億元,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20%。
沈陽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潛力和實力集中凸顯,恒大的大手筆投資也就不足為奇了。“此次雙方合作可謂雙贏,三大生產基地落地沈陽,不僅進一步增強恒大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及量產優勢,同時也為沈陽向世界先進汽車制造中心大步邁進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助推了地方區域經濟發展,成為東北振興的重要引擎。”業內人士分析。
當然,恒大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優勢和完整產業鏈是實現雙贏的基礎。實際上,自去年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以來,恒大就通過收購瑞典NEVS、入主日本卡耐、牽手科尼賽克、收購荷蘭e-Traction和英國Protean等一系列動作,掌握了整車研發制造、動力電池、輪轂電機技術等方面的全球頂尖技術,并通過入股廣匯集團獲得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渠道,徹底打通了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形成了完美閉環。